風箱樹
學名:Cephalanthus naucleoides DC.
別名:風箱樹(四川),水楊梅(廣東)、馬煙樹(海南),水芭藥、水拔仔、珠花樹、小楊梅、大葉柳、小泡木、紅紮樹
科名:Rubiaceae茜草科

細部解說
介紹
「抗洪引火」:「風箱樹」
在臺灣製作風箱的木材樹木就稱之為風箱樹,而風箱正是打鐵冶煉用的鼓風吹火的裝置;風箱樹本來在宜蘭是數量很多的護堤植物,但是因為許多河堤、溝渠用水泥化的整治工程,使得風箱樹的生長地消失,是一種瀕臨絕 種的水生植物,也是多年生落葉性的灌木至小喬木。
生態分布
臺灣北部及東北部平地至低海拔 10~500 公尺的山區溝渠、河畔或住家旁,目前只分布於新北市貢寮、雙溪、瑞芳及宜蘭頭城、員山、五結等地。
形態特徵
葉:單葉對生或少數亦有 3 枚輪生者,卵形、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,表面呈有光澤的暗綠色,背面淡綠色;表面光滑無毛,背面略有毛茸。
花:花多數,小形,無柄,白色,具香味,,呈頂生或腋生的頭狀花序;,單生或叢生狀;子房下位;花柱線形,伸出花冠外甚多;柱頭頭狀;花期每年 5~7 月。
果:果實為由多數小分果所組成的聚合果,每一小分果含種子 1 枚,成熟時會開裂;種子先端被有白色海棉狀的假種皮。
用途
護堤植物、蜜源植物、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