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茱萸

學名: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old & Zucc. var. ailanthoides
別名:刺蔥、紅刺蔥、越椒、鳥不踏、茱萸
科名:Rutaceae芸香科

細部解說

介紹

另類的「蔬菜之王」:「食茱萸」

  營養價值之高,令多位營養專家驚呼!膳食纖維是地瓜葉的5倍,自古以來就是中醫藥用,從樹皮、果實、葉、根都有不同藥效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性溫、味辛苦,主治心腹冷痛、冷痢、齒痛等。食茱萸古來與花椒、薑並列為「三香」。食茱萸果實可用來作牛羊豬肉菜的配料,以除去腥膻味;或者用整粒食茱萸果實作羹臛的調味料;另也可用作酒的味料。

生態分布

全島海拔1,600公尺以下的山區

形態特徵

葉:羽狀複葉互生,小葉片為披針形,鋸齒緣,小葉密布透明油腺,有芳香味,幼葉紅色。
花:圓錐花序,黃白色,春季開花。
果:蓇葖果,球形,秋季成熟。

用途

食用、藥用、誘蝶植物

文獻參考

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臺北植物園
杉林溪自然教育中心
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

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
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300號3樓  (02)27593001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